今天一则新闻在朋友圈被刷爆:“10月10日起深圳个人存取超20万元需登记。”
而这一政策是对中国人民银行《关于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》的推进。实际上早在19年11月份,中国人民银行就已经对这一政策公开了征集意见稿。
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今年7月起在河北省、10月起在浙江省和深圳市试点开展大额现金管理工作。
经试点行调研分析,各地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。
对私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分别为河北省10万元、浙江省30万元、深圳市20万元。
试点开始后,客户在办理管理金额起点(含)以上的大额现金取款业务时,原则上应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预约规则,通过线上、电话或柜面等渠道至少提前一天履行预约手续,并按预约时间前往预约网点办理大额取款业务。
就我国情况来看,我国人口众多、经济体量大,是传统使用现金大国。近年来,现金特别是大额现金需求仍呈上升态势。
与此同时,我国大额现金流通监测和管理方面仍有空白,已经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需要不相适应。
有关专家认为,我国亟需借鉴各国管理经验,从我国实际出发,优化大额现金服务,引导并规范社会公众现金使用行为,保证合理需求、抑制不合理需求、遏制非法需求,以达到降低社会成本、打击大额现金违法犯罪、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的管理目标。
目前,规范大额现金管理在国际上已经较为常见。各国普遍建立了一系列较为系统完善的大额现金管理体系,包括反洗钱框架下的交易报告、出入境申报等。
同时,为降低社会成本、打击地下经济、增加税收、打击恐怖融资考虑,各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引导社会公众减少不合理的大额现金使用,预防和遏制非法大额现金使用。
在管理大额现金后,个人日常现金使用会不会受到影响?对此,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,大额现金管理新规不会明显影响到社会公众日常经济活动。
一是目前我国如现金、票据、转账、网上、移动等支付方式多且应用广,多元化支付方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社会公众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。
二是大额现金管理金额起点设置经过调硏论证,高于绝大多数社会公众日常现金使用量。
三是只要客户依规履行登记义务,大额存取现并不受到限制。更何况,对于有实际正常需求的老百姓,银行业金融机构也会提前做好现金服务保障措施,正常的经济活动并不会受到明显影响。